采访对象:潘心城,1942年10月生,福建长乐人。1983年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1985年任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1988年任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1994年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1998年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2003年任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采访组:邱然 黄珊 陈思
采访日期:2019年8月28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西湖大酒店
采访组:潘主席,您好!习近平同志1985年到福建工作时,您在省财政厅工作,那个时候您与他在工作上有联系吗?
潘心城:习近平同志1985年到福建任厦门市副市长,我当时任省财政厅副厅长。因为工作分工原因,我大半时间要跑龙岩、南平、宁德等地,也经常到北京汇报,所以当时和习近平同志没有多少往来。
我第一次与习近平同志近距离接触,是在1989年元旦,那时他已经在宁德工作了。我跟随王兆国省长到宁德调研。那几天时间里,省里和宁德地区的同志同吃同住同调研,我有机会与习近平同志有较多交流。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那时他年轻力壮,穿着非常朴素,待人非常诚恳、谦逊、亲切。
那次调研,习近平同志带我们到少数民族地区,还带我们深入部队。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到其他地方调研的时候,地方领导极少安排我们到部队调研。他安排我们去看的点,很明显都没有做任何特别的准备,为的是让省领导看到更多真实情况。
我们那次去宁德调研的老同志为数不少,我当时47岁,算是比较年轻的,其他同志都在50岁以上。习近平同志当时30多岁,一路上对老同志非常关照。比如,走到山区的时候,他会不时提醒老同志,走路要小心脚下;吃工作餐的时候,他一定会先安排老同志坐好,各方面都非常周到。
历时几天的调研中,习近平同志从没提过一句向省政府要项目要资金的事情。在我以前调研的经历当中,他这样的干部非常少有。
我们在与宁德的同志交流中也听说,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工作的时候,大家以为这下子可“攀上高枝”了,总觉得他身份特殊,往北京一跑,钱就来了,项目就来了,宁德就能够很快改变贫困面貌。但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就能奏效的,一两个重点项目也不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整体面貌。习近平同志还是牢牢抓住最根本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走村入户,了解实情,不仅以身作则,也要求干部坚持滴水穿石,攻坚克难,共谋群众福祉。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也潜心学习和研究。他细致研读了宁德的地方志,了解宁德的历史和文化,参阅大量报告,寻找宁德发展滞后的各种症结,寻找切合实际打开局面的好方法。这些大量研究为他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省政府主持工作期间,您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请谈谈这段时间你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吧。
潘心城:我就先从他刚上任时谈起。1999年8月9日,习近平同志担任代省长,他在省长办公会议上讲话说,今天我是第一次参加省长办公会议,我不是来搞什么施政演说的,我现在还没有资格搞这样的东西。毛主席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批评那种乱发议论的官僚主义作风。在省政府领导班子中,我是新来的“插班生”,对省政府的很多工作还不了解。我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尽快了解熟悉工作,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所以今天主要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同时也与大家作一些思想交流。习近平同志指出:第一,要坚决听党的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办事;第二,要坚持在省委领导下做好政府的各项工作,确保省委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在省政府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第三,要处理协调好省政府和省人大、省政协、省纪委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加强政府一班人的团结,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好工作。习近平同志诚恳地表示,希望大家在各方面都给我帮助和支持,共同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习近平同志主持省政府工作期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大家在他的领导下工作都是很开心的,也与他建立了深厚感情。在2000年省人代会上,习近平同志被正式选举为省长。他响亮地提出:“一定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心中最在乎的是人民,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为人民谋福祉,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他讲,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
2008年10月,我去台湾出差,与台湾各界人士交流,得知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一定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这句话,以及他在福建省政府工作当中表现出来的实干精神,在台湾同胞当中也产生了极大反响。很多台湾同胞在议论,当年习省长对海峡两岸采取很多开明开放的措施。在这种氛围下,台湾同胞对大陆开放政策的了解不断加深,两岸的交流交往通商持续增强。
采访组:请您结合实例谈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在为人民谋福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潘心城:习近平同志任省长期间,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举几个例子。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医疗改革工作。他在省政府层面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2000年11月16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做了医改的统筹部署,以推动医疗机构改革。习近平同志在会上说,我们要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他还指出,各级政府都要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多做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实事好事。他提醒大家,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
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极为重视,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2001年国庆节刚过,习近平同志从北京探亲回来,就把我找到办公室说,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安装全民健身体育器材的工作,方便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根据他的指示,我们迅速跟省政府办公厅把事情布置下去。这个部署是省政府全民健身工程的开始。习近平同志也将建设公共场所健身器材列为“2002年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2002年2月19日,仅仅4个多月后,习近平同志就带我们省里几位领导同志一起到福州街头考察全民健身点的体育器材安装情况。那天考察中,他与一位体育健身器材的企业家亲切交谈。他说,你们企业一定要保证体育器材的质量,确保群众健身安全。从这一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部署这一项工作,当年就建立了350个全民健身点。到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建的时候,大量的健身点已经建立起来,有力推动了全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习近平同志在治理水土流失中非常注重农民生活的保障。他任省委副书记的时候,就积极开展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绿化荒山,全民植树,禁止乱砍滥伐。但木柴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燃料,禁止砍伐之后,农民日常生活就会成问题。为此,习近平同志在省里面安排专项基金近百万元,补助农民烧煤。这样,既解决了乱砍滥伐问题,又让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得以顺利推进。2011年4月,我到之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龙岩长汀调研,那里已经一改过去荒山秃岭的面貌,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果树。
习近平同志经常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疾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下岗工人、贫困农民的实际困难,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子女入学、看病、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他要求省政府机关每一位工作人员,时时刻刻都要关注那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冷暖安危的事情。他强调,人民利益高于天、重于山,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在所不惜。
习近平同志还亲自主持研究全省重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筹建情况。省博物馆、省体育馆、省广播电视中心、福建大剧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楼,都在他手上建设起来。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一向重视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请您谈谈这方面情况。
潘心城: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他的领导下,省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做了很多大事,大大促进了福建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例如,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了福建农林大学;协调解决了仰恩大学的具体办学问题;制定省政府部门学校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确保各高校的筒子楼改造工作如期完成;等等。
习近平同志对陈嘉庚先生和集美大学非常重视。1999年至2001年,他连续3年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他在一次讲话时中肯地说,我现在挂校董事会主席,这是沿袭下来的,省长都要挂,这是没错的,但是我这个人不愿意挂个空头衔。在其位谋其政,挂了就要关心,就要过问,所以我会经常来看看的,最起码一年来一次,否则就不要挂了。这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他后面也确实是说到做到,先后7次到集美大学调研,其中参加董事会3次,另外4次都是带着问题来搞调研的。2000年8月,习近平同志带着有关部门到集美大学调研。11月,集美大学校董事会召开,他听取校领导汇报后说,今天我们挤时间来看一看集美大学,不仅仅是因为我兼董事会主席,而且这个学校也倾注了省委省政府的心血和汗水。我到省上工作以后,还参加了很多研究集美大学的专题会议,可见省委省政府对你们的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集美大学一大特点就是华侨办学,一定要弘扬好嘉庚精神,充分发挥校董事会的作用,在体制创新方面争取新的突破,推动集美大学实现新的发展。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建后,仍对集美大学非常重视。特别是2014年4月陈嘉庚诞辰140周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引起强烈反响。
2001年初,厦门大学书记、校长到省政府找到省长习近平同志,请示由省政府牵头筹办厦门大学80周年校庆的事情。他们谈话以后,习近平同志就把我叫过去商议筹备事宜。一所大学办校庆,由省政府出面来主持,这还是前所未有的,但习近平同志对此非常支持。在他的推动和协调下,筹备组组长由省政府一位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教育部、厦门大学各一位领导担任,同时省里还给配备了专项资金。
习近平同志还亲自推进福州大学城建设。2001年4月8日,他主持省长办公会议,听取省教育厅关于福州大学城总体建设方案有关情况的汇报。他工作做得非常细,要求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改以后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省各民主党派、省政府各部门,请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在这次会上,谈到几件事情都非常重要:第一,福州市要充分重视大学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明确新思路,建立新机制,高起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把大学城建成我省最好的教育基地。第二,大学城建设不是几所高等院校简单的搬迁组合,而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进高等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第三,大学城内各个院校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个院校办学积极性,鼓励科研院校扩大办学规模。第四,要抽调人员组成强有力工作班子,集中力量负责大学城的各项工作。第五,闽侯县要把大学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难得机遇,有力支持。由于思路清晰,部署得当,分工明确,在习近平同志大力推动下,大学城建设非常顺利。
习近平同志对福建的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我曾经陪他一起到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调研。总的感觉是,习近平同志站位很高,他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对高校建设的支持,是着眼于为国家、为福建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大局。
习近平同志对基础教育同样高度重视。2001年6月11日,中央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刚刚结束,习近平同志就带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计委的领导同志到福州市调研。7月3日,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研究推进基础教育各项工作举措,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推动福建文化事业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潘心城: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文化事业十分关心和支持,对文艺创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深刻的思考。2000年11月,他先后考察了省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还到省电影制片厂、省文联、省书画院等单位考察。他对人亲切,平易近人,这些单位的同志们都很喜欢他,对他印象很好。习近平同志同大家谈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他要求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积极开拓创新,走一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新路子。
习近平同志经常到文化单位、文化团体调研。在调研中,他一旦看到问题,就会积极协调解决,把调研活动直接变成现场办公会。比如,芳华越剧团,是一个从上海搬过来的南下剧团,后来发展不太顺利。剧场很破旧,剧场外有一条河阻隔交通,很不方便,因此导致观众很少来看戏。习近平同志立刻就研究帮助解决,一是协调解决剧场修缮问题,二是要求架一座桥,方便剧场门口的交通。2002年4月26日,这座桥建好了,剧场也修缮一新。现在这个剧团可以容纳800人,设备齐全,观众也很多,非常热闹。这个文化团体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2000年9月20日,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的“福建当代书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习近平同志带领我们给书画展剪彩,还亲自“客串”当了讲解员。他的讲解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反响非常好。
1999年秋,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万寿岩古人类遗址被发现,把福建的人类历史活动提前到18.5万年前。过去都认为福建是蛮荒之地,无人居住,现在看来,福建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史前文明。遗址发现地的那座山是石灰岩的,山后面已经挖了一块了,保护工作亟待开展。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为了保护万寿岩遗址,省政府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省市在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支持。2000年1月1日,习近平同志对万寿岩的遗址保护专门作了批示,他指出:“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省政府高度重视三明古代遗址保护,已于去年底专题协商,作出初步保护安排。请省文化厅进一步提出全面保护规划和意见。”2000年11月28日,省政府在三明市隆重举行三明万寿岩新闻发布会。习近平同志明确指示,务必使三明万寿岩的遗址保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以利于我省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我们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为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习近平同志任省长期间做的一件大事。土楼的申遗工作启动时,龙岩和漳州2个市对土楼的命名应该是“客家土楼”还是“漳州土楼”争论不定,一直统一不起来。于是我们就报告习近平同志,请他定夺。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省长办公会议。他在会议上对有关同志说,你们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如果以客家语系去申报,那就要报告广东,因为广东客家土楼是龙岩客家南迁以后建起来的,你们哪个部门去联络广东有关部门来共同商议啊?会场上没有人应答,就停在这里了。他接着说,漳州属于闽南语系,漳州土楼已经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了。福建到处都有土楼,现在整个福建的土楼都要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就称为福建土楼,这样八闽大地都有份,大家觉得这样是不是很好呢?大家觉得习近平同志说得有理有据,又顾全大局,纷纷表示同意。就这样,习近平同志在谈笑当中把这个之前争执不休的问题给解决了。后面福建土楼的申遗工作也顺利地开展起来。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还真抓实干,协调各种关系,推动广电事业发展,亲自研究推动了一系列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影响比较深远的大事。2000年5月16日,习近平同志带领宣传部、计委、财政厅、信息产业厅、建设厅,还有福州市的有关领导去查看待建的广播电视大楼地址,并开了一个现场会。会上商议了筹措资金的事宜。那时,省里财力比较有限,习近平同志协调省协和医院,请他们出一笔钱支持新广电大楼建设,再把广电大楼的旧址给协和医院使用,几方在这个事情上协调得比较顺利。2002年7月31日,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新广电大楼动工剪彩仪式。旧的广播电视大楼就给了协和医院进行改造利用。这样一来,习近平同志用一笔钱办成了两件有利于老百姓的大好事。
习近平同志主持省政府工作的3年时间,做成的好事数不胜数。他为什么做成这些好事?后来我再回顾总结,认为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他始终心怀为民谋福祉的初心,把富民安邦作为自己从政的基本理念,他所制定的政策、实施的举措也都以此为核心;二是他能够有效加强组织领导,持之以恒抓落实,让政策发挥实际作用。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建前后,你们还有哪些交往?
潘心城:习近平同志2002年10月离开福建到浙江任职。10月8日上午,他在办公室跟我谈话,他说:“老潘,1985年6月我到福建厦门,过去那里是海防前线,现在是改革开放前沿,以后又到闽东宁德,到福州,1999年又到省政府,一转眼在福建工作了17年多。现在我要去浙江工作了,对福建的山山水水,对福建的老百姓,对朝夕相处的同志们实在是难分难舍。欢迎你们以后有机会到浙江走走。”我说:“省长啊,我是福建人,但我因为工作关系,在省上还不到10年,你这一干就是17年多,你是为福建人‘打工’啊。我接触过的同仁,对你评价都非常高,都舍不得你走。我家乡的很多老同志,让我一定向你表达敬意。”
习近平同志走之前的10月10日中午,我们欢送他“聚餐”,这顿饭就是和平时一样在省政府食堂吃工作餐。我们大家平时都在这个食堂一起吃饭,那天这样的吃法恐怕是最后一次了,同志们对他都依依不舍。大家言谈话语当中都是在回顾这17年多的一些历史细节,回想往事,历历在目,很多事情一提起来,好像就是昨天刚刚发生的,都十分感慨。
2003年11月6日,我到浙江考察。当时习近平同志安排和我们见面,但我们路上耽误了时间,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到,他一直在等我们,实在让我们非常感动。第二天中午,他又和我们考察组的同志们见面,时隔一年多见面,我们算不上久别重逢,但感到非常亲切。我们交谈非常开心。谈话当中,他还念念不忘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事情,不断了解关心一些具体情况。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当省长的时候,福建人都叫他“百姓省长”。党的十八大以后,福建不少人又称他为“人民领袖”。因为他始终关心群众,为民谋福,热心服务百姓,不忘初心使命;而他做的每一件事,老百姓也都记在心里,从不忘记。我们与习近平同志分开有10多年了,但说起来,又似乎从未分开。福建是他的第二故乡,我们这些退下来的老同志也始终在默默地关注他、支持他、祝愿他。这是令我们感到非常快乐的事情。
责任编辑:赵睿
- 福建省委统战部集中学习《习近平在福建》2020-06-30
- 《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持续在福建省掀起学习热潮2020-06-30
- 福州市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2020-06-29
- 习近平在福建(七):“习近平同志善于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2020-06-29
- 《习近平在福建》激励福建省干群增强干事创业精气神2020-06-28
- 习近平在福建(六):“习近平同志有着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的理想抱负”2020-06-26
- 《习近平在福建》激励福建省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发有为2020-06-24
- 习近平在福建(五):“习近平同志不仅有思路,还有切实的行动”2020-06-24
-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题学习《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2020-06-23
- 福建省政府党组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2020-06-23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端午节,感悟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结2020-07-01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