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德化瓷艺:民间技艺放华彩扬名海外“中国白”

德化瓷中的中国四大古典美人。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中国青年网德化9月21日电(记者 周学磊) 史书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中国白”,即德化瓷,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9月20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福建行抵达德化,数十家网络媒体来到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对话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邱双炯,探秘这一享誉世界的匠心技艺。

独辟蹊径 民间技艺大放异彩

邱双炯,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今年85岁高龄的他,听力退化,采访现场多次要求记者大声提问。

邱双炯出生于1932年,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很小就面临失学。于是14岁的他自谋生路,最终辗转拜了瓷庄主人、著名雕塑艺术家苏勤明为师,由此开始了传承之路。邱双炯擅长运用独特的雕塑语言表现作品的内涵,既师法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孔子、关羽、杨贵妃、水浒108将以及各种姿态的观音、达摩、罗汉、弥勒等,他不断完成自己确定的陶瓷实验项目,推出一件件新作:“德化瓷之所以能一直发展,就在于不断求变,不断创新。”

德化瓷艺:民间技艺放华彩扬名海外“中国白”

德化瓷艺作品兰花仙子。中国青年网记者周学磊 摄

据介绍,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德化瓷塑是民窑瓷塑的杰出代表,其创作不受官窑繁琐拘谨的羁绊,取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胎釉坚固致密,其产品器型丰富,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具有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

在明代,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宝”,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的崇高地位。晚清以后,德化瓷雕塑业每况愈下,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在艰难岁月中乃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

德化瓷艺:民间技艺放华彩扬名海外“中国白”

德化瓷作品昇平舞。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德化瓷雕与建白瓷、高白瓷一道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德化瓷业获得新生,瓷雕塑新秀辈出,他们在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何派的风格的基础上摸索前进,不断创新,使德化瓷雕塑艺术世代相传,绵延兴盛。

邱双炯退休后自筹资金创办了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发挥余热,长期以来坚持“以师带徒”的传授教育方式,致力于为德化陶瓷雕塑界培养陶瓷雕塑人才。他曾在采访中说,“德化白瓷这一民间瑰宝不能丢,要传承下去,这是德化瓷都的根。”

德化瓷艺:民间技艺放华彩扬名海外“中国白”

德化瓷艺作品林黛玉。中国青年网记者周学磊 摄

推陈出新 匠心之作扬名海外

德化瓷塑在故宫博物院、南京、上海、广州博物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且为镇馆之宝,它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烧成技术、坯釉配方已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潜心研究、仿效的课题、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仍垂范后人,成为竞相追求的目标。

自宋代以来,德化瓷雕塑一直是我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外销,对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推动了各个历史时期窑业技术的科技进步。

德化瓷艺:民间技艺放华彩扬名海外“中国白”

德化瓷作品水浒108将中的武松打虎。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

在大量销往海外的德化窑瓷中,有一部分是像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希宗、林孝宗、陈伟、苏学金等一代大师创作的瓷雕作品,这些瓷雕作品题材十分广泛,造型丰富,形象传神,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纯净莹润的釉色和典雅可爱的形体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国际瓷坛上的明珠”,在当时即是无价之宝,被视若拱璧。还有一部分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满足顾客的喜好。

德化瓷艺善于吸收了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对瓷器的造型、装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变革,设计创造出了符合审美特色、当地风俗习惯的外销瓷,传播甚广。像送子观音,就有点像基督教的圣母玛丽娅,“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上田恭辅《支那古陶瓷研究的手引》)。如今,在英国、法国、俄罗斯、立陶宛、罗马尼亚、匈牙利、瑞典、葡萄牙、荷兰等国都能窥见德化日用器、玩具瓷、宗教瓷等大量白瓷。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乡约福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