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西楼记》剧照。记者 张 盼摄
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说,上世纪90年代,大陆有最好的昆曲演员,台湾有最好的昆曲文化人与观众,如此结合就撑住了底盘。而往前一步,也就成为最好的制作团队与最好的昆剧演员形成的黄金组合。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时下新编昆剧,台湾制作团队与大陆昆曲演员的合作模式,已经行之有年。江苏省昆剧院去年底与台湾舞台剧导演王嘉明二度合作,在台北、高雄两地演出新编昆剧《西楼记》。楚江一曲连两岸,昆曲新创今何如?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该剧主创。
“导演也是在给我们开窍”
《西楼记》指导老师兼演员、江苏省昆剧院名角计韶清说,传统戏曲原本没有导演,导演的概念是从西方来的。以前有老师说戏,那个人未必是非常好的演员,但什么都懂,就承担起导演的职责。自己如今从事昆曲演出近40年,该剧青年主演近20年,会有种习惯思维,在戏曲小圈子里打转。找非昆曲从业者来排戏,会提供新的思维。
昆曲名家、《西楼记》艺术指导石小梅认为,“王嘉明还是动了点脑子的。”作为新剧导演,王嘉明在剧本上为每一场戏与明末清初传奇原著的对应认真标注。“他希望不要把原来的东西裁剪太多,能够把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我也很赞成这样的创作理念。”
《西楼记》男主角扮演者、“中国最忙昆曲小生”施夏明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基本跟戏曲导演合作,他们能直接帮忙编排、设计动作。王嘉明虽不会在具体表现手段上给出提示,但对于人的情感把握非常准,戏的整体架构也好。“这些都是作为导演很重要的能力。”
“不同于常规的戏曲想象,王嘉明导演可能会说,这时候这个人物,说不定是这样的心情,可不可以换一种表演,换一种感情。这其实也是在互相学习。”《西楼记》女主角扮演者、昆曲知名旦角单雯对记者说,导演也是在给我们开窍,换一种思维去揣摩人物。
王嘉明告诉记者,现在不是用封闭的眼光去看昆曲,而是从剧场性去看它。很多年轻人才会说,昆曲真好看,很厉害。他自言不懂传统,提供的是当代思路,并一直在找两者的交融点。“昆曲我是越做越不懂,因为它背后有太多细致的东西,对我来讲也是学习的过程。”
两岸制作团队各有千秋
“台湾制作团队的包装,大陆演员的表演,结合在一起,就是最完美的。”单雯说,台湾的制作团队非常严谨,工作上很认真。江苏省昆剧院演员们每次排练,台湾团队都会给工作表,绝对是按表行事,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在单雯看来,两岸制作团队各有所长。“台湾的舞美团队真的挺有想法,他们不想破坏传统的东西,但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大陆戏曲在灯光舞美等方面也开始创新,这是在互相借鉴和学习。
单雯回忆说,江苏省昆剧院与王嘉明首次合作是2012年的新编戏《南柯梦》,蚂蚁国的梦境中,传统舞台的一桌两椅仍在,但质感有别于木头桌椅,而采用了铁质材料,上面铺了毛茸茸的东西,让人感觉好像真的置身槐树之中。“这就是创新,本体并没有变,这样的创新就是好的。”
在施夏明看来,大陆知名话剧导演田沁鑫执导的昆剧《1699·桃花扇》2006年创排出来,它的舞台到现在仍然不过时,在视觉呈现上极简,像中国水墨画一样,看上去留白很多,但又包含非常大的信息量。“这其实是中国审美比较高级的地方。”
“《1699·桃花扇》是大陆的团队在制作,但也做得很有新意,没有失去昆曲原本的韵味。”单雯说,只要不破坏昆曲表演的虚拟性,保留传统的一桌两椅表演形式,其他任何手段都是在辅助表演。比如在《1699·桃花扇》舞台的镜面地板上,灯光打上去有种水波荡漾的效果,但是表演没有变,这样是可行的。
台湾戏迷钟爱传统文化
王嘉明告诉记者,大陆的昆曲演员会说,现在是昆曲在大陆的黄金年代。演出比较多,观众的反响也好。10多年前便开始赴台演出的施夏明认为,“最好的昆曲演员在大陆,最好的昆曲观众在台湾”,其中关于观众的说法已不大适用。“大陆观众素质不断在提高,尤其是年轻观众接触昆曲,对于昆曲的认知也在提升,知道用怎样的状态去欣赏它。”
施夏明认为,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推动昆曲复兴不可忽视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加强,政策上也给予很多支持帮助。”大陆如今注重加强年轻人传统文化教育,他也经常参与校园推广讲座,每年至少有十几场。
10来岁便有过赴台演出经历的单雯说,台湾的戏迷非常喜欢大陆的演员,从前的老戏迷,现在还是坚持只要有戏就来看。“台湾的戏迷还是非常钟爱中国传统文化。”几年前赴台演出《南柯梦》,单雯发现有许多平时不看昆曲的观众也走进了剧场。“台湾观众喜欢看舞台剧,有些人是第一次接触昆曲,《南柯梦》把他们带进了昆曲的世界。”
单雯说:“大陆市场比较大,观众更年轻。台湾老观众更多一些,有些固定的曲友会来看戏,新观众这些年也在增加。”“台湾观众非常礼貌,剧场礼仪很好,期间绝不会有打电话的声音。”施夏明说,演员谢幕时也能充分感受到台湾观众的热情。
“昆曲需要跟现代接轨。如果它就是600年前老古董的样子,演员唱得再不够好,年轻观众肯定没兴趣。”施夏明认为,时下昆曲与摇滚电音的跨界融合,其实提高了昆曲传播度。昆曲还可以多跟文创结合。“一件可爱的文创产品,可能就能带领一些人进入昆曲这个圈子中来。先把他们引进来。”(记者 张盼)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赏红踏青手作发饰 厦门高校上演复古花朝节2019-03-18
- 万家团圆时,一起看习近平谈传统文化2019-02-06
- 品味经典,传承美德——从福清国学大课堂看传统文化复兴2018-10-27
-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
台网友:“内忧外患”不断夹攻 蔡英文处境相2019-03-3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