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如何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质量?”

“如何解决农村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认可度这一关键瓶颈问题?”

“面对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请问漳州市如何进行优化?”

“在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要怎么最大限度确保医疗卫生人才不流失?”

……

这一连串开宗明义、直截了当的提问,来自10月29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专题询问现场。一个半小时的问答“交锋”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围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各关键环节,向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抛出8个切中要害的问题。

“真问、敢问、会问”,抓住关键、直奔痛点地问出社会关切,彰显人大监督的刚性与实效;“问得深、答得细、举措实”,应询人条分缕析,从法律政策、调研情况、问题症结、针对性举措等方面一一真诚作答、如实托盘,答出责任担当。一问一答间,凝聚起建设“健康漳州”的合力,为漳州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谋良方、觅良策,共同为全市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聚焦“扩容” 从多点开花到全面提升

近年来,漳州紧盯医疗之民生所急,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医疗卫生事业补短板”行动,着力抓项目建设、优服务体系、引高端人才,推动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但我们目前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请问要如何进行优化?”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林金波抛出的第一问,直切要害。

“我们正积极实施一‘建设’二‘帮扶’三‘深化’四‘提升’行动。”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黄镇平稳稳接住了“问题球”,表示漳州市正以实施“圆山计划”为契机,积极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进度,做实对口帮扶支援,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便利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不是简单的单点扩容,而是持续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多点开花,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全面扩容。

“目前漳州市正积极开展‘百千万工程’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成效如何?碰到哪些瓶颈?又有哪些对应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漳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杨怡静一连三问。

“目前全市共有116个临床重点专科,开展了145项新项目、新技术。‘十四五’期间漳州市还计划建设两批涵盖19个学科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以满足急、危、重、难等疾病临床需求,目前已建成第一批40个专科,今年7月启动第二批48个专科,计划于2026年6月全部建成投用。”黄镇平坦言,面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下一步漳州市将从人才引进、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等三方面入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并鼓励和支持基层医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发展优质学科、夯实“塔基”的同时,漳州还积极对标国内顶尖医疗资源,大力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筑高“塔尖”。“项目现在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侨台民宗委主任杨文辉发问。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漳州市医院海峡远程医疗中心已成立并投用,有效满足了区域远程会诊需求;漳浦县医院在福建协和医院学科带头人指导下成功开展全市首例单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手术,填补了漳浦县该项专科技术空白。”黄镇平答道,漳州市将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人才引进、科研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减少群众异地就医。

“我想从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回答。”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永金说道,为了做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建设,市发改委不仅积极配合编制扩容建设方案、明确医院固定资产建设任务和资金需求,还积极对上沟通衔接,推进漳州市医院精准医学影像楼工程项目获得2024年省级预算内资金,并着手储备2025年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建设项目,指导漳浦县医院扎实开展教学科研楼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该项目列入明年省级预算内资金盘子,为漳州市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贡献更多发改力量。

聚焦“下沉” 从均衡配置到留才育才

优质医疗资源既要“扩容”,也要“下沉”,这是均衡医疗资源配置、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题的关键一步。

“如何下沉?如何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如何解决农村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认可度这一关键瓶颈问题?”市人大代表、漳浦县剪纸协会副会长陈燕榕连续发问。

“我们正积极开展医师下沉帮扶指导行动,并注重发挥好村卫生所‘健康守门人’作用,推动群众健康管理服务‘入网进格’。”黄镇平答道,漳州市在努力提升县级医院辐射效应的同时,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出科室特色鲜明、适用基层服务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培育其在医疗技术能力上基本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内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满足基层患者就近就医需求。同时漳州市还积极落实“三个一批”稳定基层队伍,着力激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和信任度。

“市人社局在积极实行职称评审‘凡晋必下’制度,市级医疗机构申报医疗类副高级职称的,须到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服务累计满一年时间。”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华补充答道,通过积极改善基层医护人员职称晋升空间、适当提高基层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等多措并举,可以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下沉农村、下沉一线。

“如何最大限度确保下沉的医疗卫生人才不流失?”市人大代表、漳州正兴医院副院长吴秀萍问道。

“我们从‘引育留用’入手,打造集聚‘强磁场’、提升医疗‘软实力’、增强政策‘保障力’。”许建华答道,针对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漳州市实施“一宽一降一增”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举措,加大聚才力度。同时持续优化岗位动态管理、推进职称评价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努力为漳州市医疗卫生领域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优异环境,让更多的医疗卫生人才关注漳州、向往漳州、来漳定居。

“针对当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配套机制不全、医保杠杆撬动作用不足等问题,漳州市如何应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刘书佳问道。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詹文华答道,近年来漳州积极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完善医保待遇政策并持续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2023年漳州符合条件的186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IP付费、实现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改革任务;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增加2500多万元,就医人次增加1.35万人次,在起付标准、住院报销、生育分娩、基层病种等方面持续发挥医保政策杠杆作用,助力推动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下阶段,市医疗保障局将结合实际逐步扩大基层病种数量,进一步调整完善漳州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分级诊疗落实落细,切实提升参保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提质” 从加大投入到传承创新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离不开资金保障。

“近年来财政资金保障卫生健康投入情况如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妇联副主席赵艺清问道。

“我们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推动各项卫生健康服务有效运行。”市财政局副局长林贤丽亮出一组数据:2022年、2023年漳州卫生健康财政投入分别为59.97亿元、58.43亿元;今年1—9月已投入42.31亿元,用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等卫生健康服务提升。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公立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设和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助力漳州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林贤丽说道。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漳州要如何立足本地实际、聚合优势资源,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欧阳建福发问。

“漳州市着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嫁接优质医疗资源,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名馆发展战略,截至9月底全市共签约名医346名,建设三级甲等医院首家名医馆,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黄镇平答道,今年4月,漳州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市中医院被列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单位,获得了中央资金1亿元的支持。下阶段漳州市将继续以“圆山计划”为抓手,深化中医药改革,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注重“果”。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东河强调,专题询问不能仅仅停留于“问”与“答”,关键在于推动问题解决,抓好工作落实,促进工作提升。此次专题询问之后,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对相关单位应询中的具体事项进行跟踪督办,以“强”的担当、“实”的举措、“高”的要求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让优质医疗资源惠泽更多人,共同守护好漳州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闽南日报记者 蔡柳楠)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三江口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