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林则徐疏浚福州西湖始末

官桂铨

福州西湖是人工湖,为晋太康三年(282 年)太守严高所凿,引福州西北诸山之水注于湖中,当时西湖周边有十余里,便于农田灌溉,春夏上游山洪暴发时又能蓄水排泄,是福州很重要的水利设施。五代闽王王审知又将西湖扩大至 40 余里,可灌溉周边农田万余亩。历代均疏浚西湖,文献可考的有 20 多次,但做得比较彻底又实际的是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主持的修浚工程,从北湖至西湖四边均砌了石岸,有效地制止人为侵蚀霸占,保全西湖的面积。

道光七年(1827年)闰五月,林则徐升江宁布政使,派人迎父林宾日来江宁(今南京)任所。八月林宾日由福州启程,九月病逝浙江衢州,林则徐闻噩耗,南下奔丧。十二月初八,至达衢州,扶灵车回福州。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到家守制。

道光八年(1828年),闽浙总督孙尔准修筑莆田有名的水利设施木兰坡,官绅合力,效果很好。接着又修浚福州西湖。当时西湖淤塞的情况十分严重。福州著名学者陈寿祺《答陆莱臧县尹论福州水利书》中说:“(西湖)堤岸之袤广,占鬻之亩租,覆核甚易。北闸每被土豪朋奸私放湖水,浅种菱菜,收采之后,败根烂叶壅积成泥,填淤日深,农田日涸。今若严其蓄泄,则早暵无虞。”《与孙宫保(孙尔准)书》中又说:“今复奸民侵盗,壅为园池,陆种蔬菜,水种菱藕,湖日益溢。”“山水冲激,湖身淤垫,早则无从车戽,涝则无地宣泄,民以为病。”更加严重的还有:“讵沿湖小民贪图小利 , 仍将岸上积土推入湖中,围作田园,占为业,既无报垦,并未升科,或土豪肆其朋谋,或顽佃巧为影射。遂致凭高而望,湖身小若沟渠;按籍而稽,水路多成平陆。若不大加挑浚,必至如东南两湖全行堙塞。凡西北一带之田,旱则灌溉无资,涝则宣泄无路,岂非图小利而忘大害乎?”孙尔准于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之冬 , 查核历修成案,委福州府偕委员履勘丈量,会同绅士分段办理”。于是,丁忧在籍的林则徐受孙尔准及巡抚韩克均的委托,毅然决然地挑起主持浚湖的重担,“侯官林文忠公亲其役,大吏与退宦成之也。”但这行动影响了沿湖不法分子的利益,他们看到林则徐“躬亲督役,日夕不遑。于清复湖址,尤为认真。而西北乡民以公强正廉明,不便于已,遂构蜚语,有忌公者,据以上闻”。还贿通前三任闽县知县张腾,上书攻击西湖疏浚“为无关水利农田”,此事惊动朝廷,“即交两司提问,可以消弭”。而孙尔淮毅然上奏,请“派大臣来闽审办”。不久,朝廷派了礼部尚书汤金钊、刑部侍郎钟昌“来闽审问”。结果,张腾所攻击得“毫无实据,履勘小西湖,实系有益农田水利之工”。诬告者按法律得到了惩办。这场风波平息后,“小西湖工程接续修浚”。这里顺便说一下汤金钊与林则徐的关系。据清鲁一同《通甫文录》:汤金钊(1772-1856年),字敦甫,号勖兹,浙江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 年)进士,由户部左侍郎迁左都御史。屡奉命察吏各省,周历万里,及使闽还,拜吏部尚书。英人侵犯广东,沿海骚然。一日,皇上问金钊“广东事可付托谁”,金钊以林则徐对。坐是失旨,而金钊自此退矣。咸丰六年(1856 年)卒,年 85。林则徐修浚西湖时,设立“西湖工局”,向福州光禄坊刘家镇“借宛在堂作办公场所”,并“集洛阳桥碑字题福州小西湖宛在堂”联:“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原来,宛在堂是闽中诗人纪念堂,为明正德年间福州诗人傅汝舟所建。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任设立诗龛祀闽中林鸿等十大诗人。道光四年(1824年),林则徐亲家刘家镇捐资重建,增祀陈鸿、黄任等四人。后来又增祀林则徐等人入诗龛。道光八年(1828 年)冬,林则徐代闽浙总督孙尔淮、福建巡抚韩克均拟《清厘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大意说西湖被周边农民围作田园,湖小没水灌溉,洪涝时无处排泄,“此次清厘官界,挑挖湖工,速宜将所占之地缴出归官,免于究治。”又代福州知府拟《重浚福州小西湖禁把持侵扣告示》,大意说浚湖工钱优厚,“较之前次方价,几及三倍”,“每五十名推一夫头,于城内觅一妥实铺户,出具保结,赴西湖工局报告,听候派工挑浚。”

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浚湖工程开工,林则徐做了精细的概算:“估工土工九万二千二百十六万,每工二百十文算,应费钱二万二千一百三十一千八百四十文……仍围砌石岸,以杜占垦,估工每石岸长一丈,工料钱三千文。”工程分期进行,第一期到道光九年(1829年)二月底,“先将西北湖至四炮台下土坝暨梅柳桥之方塘,三角塘上段,挑深七尺至二尺不等,计出土一万五千余方,砌石岸七百八十余丈,经院司验收。嗣又于西湖闸口及开化寺左边挑挖数段,并湖岸四周砌石,续出土二千五百六十五方,两次出土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五方,费钱四千二百十五千六百文。”

第二期浚湖工程:“五月农忙,又大雨停工,除湖心之开化寺、褒忠祠两处尚要砌石外,其湖边四围石堤,至八月初十日止,悉已砌筑完竣。量长一千二百三十六丈五尺,费钱三千七百零九千五百文。比原估省一百二十余丈,为有旧石可以补砌也。”八月工程结束,比原先估算的节省了不少钱。道光九年(1829年),浚湖工程进展比较顺利,为了方便工程人员在湖上往来,林则徐特地“于西湖作大小二舟,小者可入城桥”。取名“伫月”和“绿筠”。 还为湖船题联:“新涨拍岸摇橹过,杂花生树倚窗看。”

道光九年(1829年),林则徐在浚湖期间还做了几件事。为巡抚韩克均《题韩芸昉抚部克均 < 龙湫宴坐图 >》。五月,林则徐重修“褒忠祠”。祠在西湖谢坪屿,原为明谢廷柱馆舍,后为传经书院故址,乾隆六年(1741年)特旨改建,祀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耿精忠杀害的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台湾阵亡的将领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嘉庆七年(1802年)又重修,后“屋倾墙圯”,林则徐再重修。十月十八日,移建李纲祠至荷亭。李纲为宋抗金名将,李纲祠原在福州屏山麓,清李崙《李忠定祠》:“汴城宫殿草成堆,南渡衣冠骨亦灰。大地江山移日月,荒祠俎豆挟风雷。阴魂尚殒徽钦泪,劫运偏生将相才。樵水龙湖香火在,为教桑梓扫春来。”祠因年久失修,故移建西湖荷亭。并在李纲祠厅西偏植桂树二株,补以李纲旧宅桂斋的旧颜。并题“进退一身关庙社,英灵千古镇湖山”。福建布政使程含章曾撰《新建李忠定公祠堂记》,林则徐书写,见于《西湖志》卷十七“碑碣”著录。原碑已佚,近年此碑已重刻,立在李纲祠内。

林则徐生前希望身后附祀于李纲祠,果然,林则徐逝后第二年即咸丰元年(1851 年)六月十二日,乡人奉祀林则徐像于桂斋,这是福州最早的“林文忠公祠”。林则徐晚年幕僚、福州诗人林直《展家文忠公祠》诗云:“当年依幕下,深感眼垂青。此日瞻祠宇,临风跂典型。威名永华夏,圣念厪朝廷。忠定芳邻接(乡人祠公于忠定祠之桂斋),千秋俎豆馨。”

道光九年(1829年),林则徐还在西湖四周岸旁广种 1000 株梅花。不过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回福州养病时,西湖梅花“无一存者”。

浚湖完工时,林则徐又代福州知府拟《湖堤砌石种树禁止掘毁告示》,主要说:“所有沿湖石岸、树木,均系官扬,责成各该园头、田头,小心看守,务使石工永臻巩固,树木悉就成长。”否则,“一并从重惩究,决不姑贷!”

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协助林则徐浚湖的两位福州官员陆我嵩和陈铣。何振岱《西湖志》卷二“水利二”记载:“道光八年,总督孙尔淮、巡抚韩克均重浚西湖,在籍江宁布政使林则徐、福州海防同知府陆我嵩、闽县知县陈铣任其事。”    

陆我嵩(1789-1838 年),字芳玖,号莱臧,江苏青浦人。父卒,益孤苦,20岁考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 年)进士,奉母入闽,任福建莆田知县,道光四年(1824年)任寿宁知县。道光八年(1828年),权福州海防同知,为官清正廉明,“与河内曹瑾、桐城姚莹,称闽中三循吏。”清李彥章《榕园诗钞》说:“我嵩曾浚福州西湖,以兴水利。”后林则徐长子林汝舟娶陆我嵩之女。《林则徐全集》第六册“诗词”有道光十五年(1835年)《题陆母陈恭人传后,应莱臧亲家我嵩属》诗。

陈铣,字丽修,湖南祁阳人。道光八年(1828年)任闽县知县。陈铣初到任,先痛打几个贪婪横行的县役,百姓称快。他善决疑案,任期满,离开闽县时,没带去什么,只有百姓称颂的民谣而已。清林枫《菰芦闲话》说:“林文忠重浚福州西北湖,铣躬任其役。”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父丧服阙,这期间,林则徐代福建司道写《孙平叔宫保六十寿序》,全文收录《林则徐全集》第五册“文录”中。四月七日,林则徐北上赴京途中过苏州,见到好友梁章钜(芷林),作有《舟过吴门,与芷林话旧,出倪云林 < 湖山书屋画卷 > 索题,即和卷中云林原韵》:“小西湖上采菱船,十里芙蓉浅水边。傥水白鸥与偕隐,苍烟古木也依然(去岁在小西湖作伫月、绿筠两舫,今春荷亭遍种红藕,惜花时不获与诸君同游也)。”流露出对修浚后福州西湖的依恋。

其实,浚湖扫尾工程自林则徐离开福州后还在延续。闽浙总督孙尔准于道光十年(1830 年)“五月,奏续修小西湖工程,奉旨允许……十一月委员开浚城内湖河渠河渠,俾西湖清水穿城而过,以流秽恶,三月而竣”(引文略)。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二十五届新福州人歌手大赛激情开唱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