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分享

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课长跑改短跑……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

高了胖了,耐力爆发力却弱了

女子800米纪录是1977年创造的、女子100米纪录要追溯到1979年、男子110米栏纪录为1981年创造……据我国东北某省会城市学生体育艺术发展中心的统计,当地的中学生运动会纪录普遍“沉睡”多年,有的项目甚至40年无人打破。

“现在的全市运动会,相当于过去学校运动会的水平,而且成绩还在往下走。”提供数据的该学生体育艺术发展中心主任说。

与中学生运动会纪录多年无人破相对应的,是一些处于低位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16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结果显示,对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优秀率仅2.6%,不及格率达16.2%,重度近视率为49.8%。

大连某小学一位从事23年体育教学的教师表示,他能明显感觉出孩子们体质的下降。“2000年前后,我带过1993年出生的孩子训练,60米能跑到6秒1,100米能跑到11秒94,现在体校找这样的孩子都很难,100米跑12秒78的就算不错了。”这位教师说。

据中国教育协会体育分会会长毛振明介绍,30年来,包括体能方面的跑、跳、投掷等指标,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标准一直在降。

“这几年从统招学生中挑人进校队越来越难,孩子们个头高了、身体胖了,但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却不如以前。”陕西某高校体育教研部定向越野项目指导教师说。

“三张皮”如何缝成“一件袄”

业内人士表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相互之间缺乏支撑和内在联系,“三张皮”没有缝成“一件袄”,导致学校体育缺少社会体育的课外支持,竞技体育在组织孩子们普及锻炼方面仍有提升余地。

“体校如何与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形成权责分明、管办关系合理的教学训练新机制;教育部门如何推进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将项目文化融入学校的文化和发展中;社会力量如何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等,都是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必须破解的难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部某省会城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多地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体制机制,难以调动孩子运动的积极性。

同时,源自孩子、服务孩子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需要进一步扶持,以激发其活力。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统计显示,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有7000个左右,而在美国,仅体操一项就有5000个左右。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刘和昌表示,由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是民办性质,由体育主管部门支持建设,场地却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下的学校,在场地使用、经费支持等方面仍有待探索出激励性更强的政策。

此外,一些家长的观念也需要改变。“我们小时候课余时间踢足球、打篮球都‘玩疯了’,现在的家长却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有的甚至为此找老师、找学校。”宁夏银川市体育总会秘书长丁晓晶说,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看法”,有时对孩子的选择是决定性的。

日子好了,不能养出弱孩子

专家建议,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不能越养越弱。应加强青少年健康素养和运动技能的培育,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力量参与,倡导家庭体育,让运动健身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

虽然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但记者梳理发现,不少省份的细则至今仍未出台,多位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将学生的达标测评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适当提升体育课比重,探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实行问责。

刘和昌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可构建相关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加强青少年健康素养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谦等建议,在继续加大力度助推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同时,应鼓励体育部门、相关协会、社区等广泛推广亲子、家庭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举办家庭趣味田径赛、智慧体育进家庭等活动,让体育运动在社区、家庭扎根。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教育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相识”接“相知”,“一棒”接“一棒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