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而我们也即将在秋分这天,迎来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千百年来,粮食的丰收与富足都是执政者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是实现发展进步、长治久安的根本与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这唱响在广袤土地上的“进行曲”,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描绘了最深远宏伟的时代背景,也为这个节日注入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与使命。
这是农民自己的节日,也是一场庆祝丰收的盛宴。“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节日主题,“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节日要求,以及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节俭热烈办节日、农民主体办节日、开放搞活办节日的自主原则,更是旨在把中国农民丰收节办成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
比如,“十里听见果农笑,百里闻得苹果香”的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一片丰收景象,热闹非凡;比如,通过民俗技艺展演、趣味运动会、特色美食宴、农牧业产品展销等活动的内蒙古,尽显地域特色;比如,带着“三合大米、白合米酒、黄草山糯米、翠冠梨、有机甲鱼、长寿薄脆……”农产品从四面八方赶来庆祝节日的重庆长寿区乡亲们;再比如,依靠科技化种植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实现“人不下田、谷不落地”的湖南省岳阳县农民……
说不完的丰收故事,道不尽的丰收喜悦。这种因丰收而得到的兴奋与满足,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也是农民因“仓廪实”而精神生活富足的写照。
正如农业专家唐珂所言,中国农民丰收节虽然是首次设立,但其历史根基、民意基础、文化底蕴深厚。丰收节既要塑形,注重仪式感,符号化,更要铸魂,赋予其文化内涵,凝聚人们的精神力量。只有根植于丰厚的农耕文化,作用于亿万农民的精神世界,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诚然,当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一个鲜明的农耕文化符号的时候,延续千百年来的农耕文化就会浸润农民精神生活,继而散发出强大有力、自强不息的力量,这是亿万农民的期待。
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单单只是个节日,其背后反映着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化水平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个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换句话说,中国农民丰收节办的是否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农民是否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折射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一面镜子。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彰显。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改革号角到乡镇企业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从农民进城务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到城市经济发展反哺农村发展,改革发端于农村,也当在农村奏响更加嘹亮的序曲。
而处在新时代的农民,不仅要腰包鼓鼓,也要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更富足的体验,这才是节日的真正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刘微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福清丰收节可体验农耕文化 将展示2000多件传统农具2018-09-12
-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
转发周知!疫情防控期间 这些行为都是诈骗2020-02-2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