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原标题:大学生遭遇虚假求职离奇死亡 安全教育再敲警钟

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东北大学2012级毕业生李文星的“离奇死亡”事件经由网络发酵,正成为热点事件。从一则虚假的招聘信息走向死亡的李文星给所有求职者敲响了警钟。

5月15日,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发简历给“科蓝公司”,被一步步拉进传销网络里。7月14日,在天津市静海区的一个水沟中,李文星的遗体被发现。两个月间,这个年轻人经历了什么,无人知晓。直到近两天,由于自媒体的介入、传统媒体的跟进,这则让人遗憾、愤怒、唏嘘的故事才引发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中新社记者,李文星的死因需进一步调查,但这一事件,需要全方位反思:

其一,互联网招聘平台有义务审查发布招聘信息的公司、机构资质,求职者通过平台求职应聘被骗,招聘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二,大学生在求职应聘时,应该坚持“合法就业”,一方面,求职行为要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谨慎了解应聘机构的经营情况。

其三,当知道自己被骗之后,应该及时求助,包括报警。

“不能因急于就业,而接受招聘机构提出的霸王条款,更不能放松警惕。在求职中,不能轻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比如对方通过简单的电话面试,就给出高薪职务,这可以肯定是传销性质的诈骗。”熊丙奇提醒。

“让人遗憾的是,这起事件中,当事人是有很多机会向家人告诉实际情况的,但都没有告诉。被人控制是一方面原因,有的大学生在出事后,想靠自己的力量摆平,不想给家人添麻烦,或者担心求职被骗让自己丢脸等,也是深陷被骗漩涡难以挣脱的重要原因。”熊丙奇说,必须意识到,个人能力是有限的,深陷困境时要懂得及时求助,这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

从两个月前引发关注的中国留美学生章莹颖租房途中离奇失踪到李文星求职过程中被骗入传销网络,中国学生的安全意识屡屡被提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学生社会化水平比较低,间接经验太多,直接经验太少。现在的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对社会的了解。事实上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安全意识也和学历无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从小入手。

孙云晓表示,他所在的机构做了十几年中、美、日、韩高中生比较研究,中国学生在四国学生中打工比例最低,了解真实社会的几率也最小。因此,在从小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些对社会的直接体验。同时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告诉他们如何分辨广告、新闻、资讯中的有效信息,在遇到虚假信息时心生警惕。(完)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逛市集、看晚会、品食用菌……“福农优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