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原标题:莆田:做活“水文章” 木兰溪下“白塘美”

莆田:做活“水文章” 木兰溪下“白塘美”

近年来,涵江区举全力开发保护白塘湖,风光旖旎的白塘湖公园已经成了莆田生态绿心的一张名片。 许武 摄

海峡网4月2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木兰溪,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既带来千年古府的文明,也曾因连年水患掣肘着地方的发展。治水,既要有智慧,更要有担当。20年前,一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重大决定,开启了莆田“久久为功”的治水之路。面对如何科学治水这一难题,莆田交出了一份生动的答卷。

近年来,莆田全市上下,从水上到陆上,从下游到上游,从干流到支流,坚持安全生态相结合、控源活水相结合、景观和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全流域、系统性治理木兰溪的新征程,其中位于木兰溪下游的涵江白塘镇做活“水文章”,成为木兰溪综合治理一个典型。

闽中污水处理厂:“硬核”除污出净水

涵江区白塘镇地处北洋平原、木兰溪流域北岸,是木兰溪的下游入海口,整个片区地势平坦,水域宽广,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白塘境内随处可见河岸荔林成荫,一派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美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北洋水环境遭到破坏,水质变差,河沟堵塞发臭,昔日荔林水乡名不副实,白塘镇的污水处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

2000年初,随着木兰溪综合治理大幕拉起,白塘镇迎来一个治污发展机会——莆田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落户白塘镇显应村。计划占地面积202亩(其中一、二期110亩,三期92亩),厂区配套污水干管198.5公里,服务范围约89.9平方公里,包括莆田中心城区、荔城区西天尾片区、城厢区常太镇、涵江区城区等。

“当时面临着无资金、无人才、无技术的‘三无’困难,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住建局多方取经,边学边改,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攻克难关。”莆田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工程一期工程于2002年正式竣工投入使用,二期、三期分别于2010年、201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也从最初的8万吨提升到了24万吨,基本解决了城区排向木兰溪流域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污水处理厂看到,污浊不堪、臭气熏天的污水从初级处理池经过一道道物理、化学工序处理后,到最后奔涌出澄澈透明的清水,日夜不息地净化着城市污水。

为了再次提升木兰溪水质,2018年3月份,闽中污水处理厂启动了提标改造工程建设。经过三个月日夜奋战,提标改造工程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行,尾水从一级B排放标准提升到了一级A。“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只要达到一级A就已经达到了中央提出的环保标准要求,但我们不满足于此,而是自我加压,继续朝四类水的目标前进。”闽中污水处理厂副总经理张建华介绍,闽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工艺路线为“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可将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至准IV类水标准,还能降低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运行成本,每年约可减少排入木兰溪等流域的有机物1000吨、总氮500吨、氨氮300吨、总磷50吨,相当于直接减少了6万~7万人口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提升木兰溪水质、改善莆田市水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处理后的尾水排放至木兰溪感潮段,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制砖。张建华介绍,提标改造全部完成后,把这处理后的水引到内河,实现生态补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近水楼台的白塘镇也享受到了洁净红利。村民陈明说:“镇里的河道不臭了,蚊虫也少了,水质清澈的河段甚至可以洗菜,水环境变好了很多。”

三八农业片:好水浇出好果子

极目远眺,沃野千里。驻足涵江区三八片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昔日低洼内涝之地如今已成为良田数千亩。

三八片农田地处木兰溪下游,耕地面积3800多亩,木兰溪水经此入海。涵江区农业局农技服务中心科室负责人林家汉向记者介绍,涵江区白塘镇三八片区得名于3800多亩的耕地面积,木兰溪治理前,由于地势低洼,碰上雨季,上游来水量大,加上海水倒灌,农田年年被淹,种的水稻经常颗粒无收。治理后,附近的白塘湖调蓄水平提高,旱时灌溉,汛时泄洪,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亩产量由以前的700多斤提高到了现在的1100多斤。

水是农业命脉。现在的木兰溪,已从淹没农田的“威胁之水”,变为莆田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水”。木兰溪治理后,425平方公里的下游南北洋平原地区,农业灌溉全年有保障,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昔日旱涝地,变成今日丰产田。”务农几十年的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蔡秋英深有感慨。水生态盘活“绿色经济”,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企业。

农民企业家林水英创办的莆田涵江华林蔬菜基地就是一个见证。早年,从培育菜苗起步,接着转型蔬菜销售的林水英在1993年迎来事业的转折点——承包下白塘湖畔的成片土地,创办华林蔬菜基地和北方蔬菜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规模经营,随后几十年里,成为蔬菜行业的领头羊,推动了涵江农业产业化发展。

绿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木兰溪水质的提升相辅相成。涵江区下了大功夫提升农业灌溉水水质,控制面源污染,拆除全部养猪场、养鸭场,并给予每平方米130元的补助;周围村镇以村为单位,家家户户截污纳管,每村配备一套污水处理装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良好的水质也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现在这里更多种植经济作物,甘蓝、西红柿等蔬菜由于品质好、污染小,远销俄罗斯。

有了木兰溪的灌溉保障,近年来,莆田全市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旱地变良田,每亩耕地效益从2000元升至7000元。荔枝、桂圆、枇杷、文旦柚更是成了莆田农业的金字招牌,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食品品牌国际化日益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沿木兰溪规划建设了长57.6公里的木兰大道,统筹考虑沿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产业布局等。

白塘湖:一泓清水惠民生

冬赏梅花,春来看梨花。不必远足,近在咫尺的白塘湖公园,近年来已成为莆田的“网红”公园,因其风光迤逦,每至节假日、赏花期,市民必来“打卡”。

白塘湖公园位于涵江往黄石公路一侧,坐落于于洋尾、上梧、镇前三村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银三角铺展在美丽富饶的北洋平原之上。白塘湖水域面积达380多亩,自古就是风景胜地,其“白塘秋月”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作为木兰溪的支流,白塘湖在水系发达的涵江汇流成省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而在以前,缺乏保护的白塘湖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白塘湖景区管理处主任陈志勇已经在此工作有19个年头了,对白塘湖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心。“过去的白塘湖,常年有人在湖中养殖河蚌等水产,湖畔畜禽养殖严重,弄得水体又浊又臭,水葫芦成片成片地长。而且遇到台风暴雨季节,行洪排涝能力有限,水会漫上湖岸淹没周边村庄农田。”陈志勇说,如今这些情况都不存在,换来的是湖中水质好、湖岸景观美。

得益于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将白塘湖片区改造建设项目列为建设“美丽莆田”30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涵江区委、区政府举全力推进该项目。

项目通过“一湖一村一开口”,实施显湖露水、扩湖靓景、临湖搬迁、名村保护、公园改造和环湖绿道工程等6个子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攻坚,如今的白塘湖呈现“人—水—城”和谐共生的亲水体系。

河岸柳树依依,环村河面清清,为践行“人水共生”的科学理念,洋尾村建设了一个总投资近100万元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工艺,将污水进行微循环处理,日可处理污水50吨,达标后才可排入白塘湖。

“木兰溪流域上游构筑保护、治理、修复、法规四道防线,下游连通河湖水系,保护生态湿地,建设生态绿心。”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木兰溪治理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现“一泓清水惠民生”。

窥一“湖”知全貌,2018年,莆田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如今,扩绿、增绿正向莆田全域推进。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两新”政策显成效 彰显高质量发展新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