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闽北苏区建阳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麻阳溪引水)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全面改善武夷新区和建阳区人民饮水质量。
7月1日上午,武夷新区经四路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经四路作为兴田组团内部重要的转接通道,承担着组团内部和对外的交通压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7月8日上午,位于武夷新区高新技术园区的“武夷·智谷”科技创业园一期项目8栋宿舍楼封顶。
武夷新区几大重点工程连续开工、封顶、竣工,拉开了武夷新区 “大干实干200天”建设高潮的序幕。
以“五个一批”为主线 促进新区快速发展
按照省、市“五个一批”项目推进的工作要求,武夷新区认真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组合拳,努力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用项目建设的大推进、大突破,强力助推新区开发建设的大跨越、大赶超。
谋划一批。围绕新区三大组团城市定位,从武夷新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三大片区控规、专规等规划中谋划一批项目;围绕新岭片区产业布局,抓龙头、筑链条、补短板,策划生成一批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投向,认真研究国家专项资金的投资方向,策划一批符合国家投向的项目;用足用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等绿色金牌,认真研究中央苏区等相关政策,策划一批项目。
签约一批。围绕新区三大组团城市定位和搬迁建设的需要,抓紧推进谋划项目中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前期审批工作,完成项目前期工可,实现签约一批;围绕新岭片区产业布局,对在谈项目确定专人对接推动,实现签约一批;聚焦行业龙头、产业制高点,量身策划推出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产业园、影视基地产业园、健康养生产业园及特色小镇产业园等招商项目,实现签约一批。
开工一批。围绕拟开工项目,深入分析梳理,找准制约项目进度的关键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项目尽快开工;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及早推动列入规划盘子的“纸上项目”转化成“地上项目”。
投产一批。围绕在建城建项目,按照“旬调度、月对账、季总结”的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加快进度、全面履约;围绕在建产业项目,深化跟踪服务,加大项目合同执行力度,在投资强度、建设进度、违约责任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确保项目建设达到合同约定的进度。
增资一批。围绕新岭片区“3+1”的产业定位,着力促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增资扩产,推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加大现有企业服务力度,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帮助指导企业精准申报项目,用好用足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通过设立武夷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及建立转贷机制,对园区困难企业进行补助帮扶,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着手出台新区惠企政策,主要从税收、品牌技术和上市三个方面给予企业奖励,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打好“五大攻坚战” 掀起开发建设新高潮
在“大干实干200天”活动中,武夷新区将盯紧35个在建项目、55个新开工项目和46个省市重点项目、围绕搬迁39个项目、50个行动计划项目,倒排工期计划,上足机械设备、施工力量,能快则快推进开发建设。
开展“三比”劳动竞赛,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树立项目经济和“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对列入省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省市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开工项目以及围绕搬迁项目,继续开展在施工单位比进度、比质量、比标准化;在设计单位比进度、比服务、比贡献;在监理单位比进度、比质量、比管理;在业主代表比进度、比项目前期推进、比质量的全方位“三比”竞赛活动。
争创百亿产业园,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创建省级绿色开发区示范区为抓手,在投资环境、市场拓展、品牌创建及融资协调上精准帮扶,抓纸上项目的转化,抓投产项目的达产达效,抓在建项目的竣工投产,抓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抓现有项目的增资扩产,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产值超百亿元的目标。在上半年已开工10个产业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挂项帮扶和要素保障,确保京优商贸城等8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深化“征迁大包干”机制,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实行“包干到底”,深化“两为主、三包干、三级管”运行机制,在坚持“属地包干”的前提下,强化跟踪督查和协调落实,建立和创新工作机制,做好重点项目征迁旬报和征迁工作联席会议专项通报,实行“一线工作法”,努力做到力量向征迁一线倾斜、问题在征迁一线解决、感情在征迁一线融合、干部在征迁一线检验、形象在征迁一线树立、政绩在征迁一线创造。
冲刺投融资百亿目标,打好融资筹资攻坚战。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平台,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建设,启动企业债、私募债、中票、短融和超短融等融资产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在创新和尝试新的融资产品的同时,对传统项目贷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破解抵押物不足的“瓶颈”,实现全年融资目标任务的完成。
争当服务标兵,打好保障服务攻坚战。以转作风、强服务、提质量、增效率为目标,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并联审批制度,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加快前期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审批事项日清周结;成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升服务效能,推进责任落实,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落实“七个更到位” 精准发力促成效
为了确保打好“五大攻坚战”,武夷新区以“七个更到位”予以保驾护航:
找准症结、补齐短板,确保问题摸排更到位。对于55项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做到逐一排查,倒排工期,抓紧做好开标后的施工合同签订,加大临门一脚力度;对35个在建项目,抓住下半年施工建设黄金季节,科学调度,上足设备,确保完成在建项目全年投资任务。
建章立制、强化指导,确保运行调度更到位。抓“五个一批”项目调度,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工作的重大问题,督促项目推进;抓工程款调度,规范工程款支付,提高支付效率;抓专项资金调度,争取年内投放的专项资金投放率达98%以上;抓工业企业调度,围绕全年目标,对统计指标、规上企业、新上企业及增资扩产四个方面进行调度;强化征迁工作调度,严格执行“三包干”、“三级管”制度,确保包干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在建和拟建项目顺利推进。
项目发力、促进开工,确保项目投资更到位。在产业项目上发力,促落地,做到重点跟踪一批、积极推进一批、挂牌出让一批;在公建项目上发力,促开工,实行“并联交叉”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增速增效,实行中小项目打包招标。创新规划设计进度款支付制度,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督促节约缩短规划设计时间。
主动对接、用足用活,确保政策应用更到位。对接国家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用足用活南平市的国家级绿色“金牌”,力争全年策划43个项目;用足省内扶持新区政策,对武夷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争取列入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用好国家专项资金政策,突出重点,增大政策项目储备力度,积极对接,督促项目实施进度。
精准施策、优化环境,确保帮扶服务更到位。帮助企业拓宽市场,建立武夷新区甲供甲控产品目录,确保新区企业的产品在新区建设中得到充分运用;帮扶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协调担保公司对新区企业进行担保贷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出台企业扶持政策。
明确责任、加强通报,确保督导督办更到位。对外抓督导通报,联合市“两办”对武夷新区征迁情况和参建市属国有企业建设情况进行督导通报,要求投入精兵强将,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狠抓参建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对内抓督查管理,对武夷新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有关责任部门进行效能督查,将各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上墙通报,督促项目前期工作按计划要求快速推进。
凝心聚力、营造氛围,确保工作精力更到位:及时解决问题,坚持项目工作周例会、日会商制度,每天会商项目推进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做到日清日结,确保工作及时顺利推进;健全周末工作制度,在“大干实干200天”期间,实行“6+1”工作制度,让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天休息不保证”成为新区干部的工作常态;用好挂职干部,进一步配齐工作力量;凝聚创业干事力量,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细化职责分工,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氛围。
武夷新区对各片区项目进行较全面摸排,围绕规划设计、搬迁项目、在建项目、征地拆迁、产业项目等工作目标,逐一分解,细化立项,梳理形成《规划设计委托管理调度表》、《围绕搬迁建设项目管理调度表》、《在建项目进度管理调度表》、《征迁工作进度管理调度表》及《产业项目洽谈签约开工管理调度表》等五张表,建立“五张表格管理法”,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责任编辑:陈锦娜
-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
福建南平副市长、“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2017-04-10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家在鼓楼 乐在“幸福里”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