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原标题:清甜绿竹笋 幸福增收路——福安“笋王”成长记

5月,又到绿竹笋新鲜上市时节。福安市城阳镇占洋村竹农游锦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光也随之开启。

每天午夜12时许,上山挖笋;清晨5时许,运笋下山,到官村蔬菜批发市场批发销售;上午8时许,揣着现金,收摊回家补觉。游锦木累并快乐着。

“眼下是头季笋,价格高、销路好,每公斤批发均价在16至20元之间,好的每公斤24元,每天卖笋收入有1300元左右。”盘点收入,游锦木一脸畅快。

今年51岁的游锦木,种竹卖笋已有20多个年头。黝黑壮实的他,名气可不小——连续多年的福安“十大绿竹生产示范户”、福安绿竹笋评比“笋王”。今年初,他又被福安市政府授予“2017年度福安十大农业种植经营能手”。名声响了,收入也一年年看涨。“这背后,没技术可不行!”游锦木说。

福安是“中国绿竹之乡”,全市现有绿竹面积6万多亩,种植范围覆盖全市23个乡镇的236个行政村,年产竹材10万吨,年产绿竹笋1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

城阳镇占洋村,是福安典型的绿竹专业村,黄土地种绿竹,产出的绿竹笋尤为甜嫩,远近闻名。

在游锦木的印象里,早年,村民多在房前屋后种竹,笋也是自给自足。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他和村民便开始扩大种植规模。“那时种竹很粗放,种下后,锄锄草、施点肥,便等着出笋了。一亩竹林,至多产笋两三百公斤,市场价格也不高,卖不了多少钱。”游锦木回忆说。

近几年,福安林业部门大力推广绿竹丰产栽培技术,科技人员一线指导,游锦木成为忠实的实践者。

“每年12月份开始留竹,一丛竹留6株以下,其余砍掉,以保证生长养份;翌年2月,拨土晒目,即晒竹子的根部,晒上一个月,以提高竹根温度,促进提前出笋;4月,施肥覆土;5月,便可以出笋了……”聊起种植经,游锦木张口就来,头头是道。

他告诉记者,往年出笋要等到6月份,而新技术的应用,产笋期提早到了5月,笋季还延长了一个月,至10月份才结束。特别是5月的头季笋,产量还提高了30%,供不应求。

“多的一天,卖笋就收入4000多元!”游锦木向记者晒出了“增收账”:现在他种竹约30亩,全年收入就达20多万元。其中,5月份头季笋就能收入5万多元,延长的笋季还能增收1万多元。

清甜绿竹笋,幸福增收路。因笋而兴,游锦木原本穷困的家也由此改变。

游锦木夫妻俩膝下1男3女,20多年前,一家人挤在一层的石头房里,一下雨便漏水,局促不堪。当时家庭收入主要靠游锦木伐石打工,人口多,孩子读书,入不敷出。

转行发展绿竹后,科技助力,面积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长,一家人的生活也日渐改善。依靠绿竹笋攒下的收入,游锦木盖起了两层半、四榴宽的新房。房前的一亩方塘,他还种上荷花。每到夏季,荷叶田田、清风徐徐,别有韵味。

自己致富了,他还牵头成立福安泳木绿竹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50多人,种植绿竹1200多亩,绿竹笋年产值达600多万多元,社员户均收入5万多元。合作社辐射带动,占洋及周边村落的300多户村民也踏上种竹增收之路,2600多亩竹林生机勃发。

“种竹挖笋,虽然累,但有技术,这竹林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富矿。”回首来路,游锦木感慨万千。(记者 王志凌)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讲习所·众行致远】中秘何以成为三“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