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体育消费市场红火 福州健身场所如何“量质齐升”

金山文体马术中心的马术场上,头次来体验的小朋友十分开心。记者 张旭阳 摄

在运动场馆内挥汗如雨,到马术中心享受驰骋快意,去商场选购运动装备,与朋友一起购票观赛……时下,越来越多市民将运动健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处处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烟火气”。

当前,福州的体育消费有多火热?在体育场地供应方面,福州有哪些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体育场地供给服务,满足群众需求?记者为您一探究竟。

现状:

体育消费回暖

健身需求旺盛

近距离参观马厩,与马儿亲密互动后,跨上马背揽起缰绳,跟随马儿一起跃动……趁着周末,市民林丽敏带着儿子在金山文体马术中心体验了一把“策马奔腾”的潇洒。

“第一次骑马,有专业教练提供骑乘指导,我也能跟孩子一起,边学习知识边运动健身。”林丽敏说。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马术中心就格外热闹。“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每天都有好几百名游客前来体验。”中心负责人杨榕生说。

在刚过去的兔年春节期间,福州体育消费市场相当红火:新春“骑福”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到鼓岭度假区“福道”骑行;福道、鼓山、五虎山、青云山等经典体育旅游景区在今年春节假期共接待5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80%。

与此同时,各类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推广,既引起了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等“实物型”消费的走俏,也带动了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服务、体育场馆运营等“参与型”消费的发展。

记者从海峡奥体中心了解到,春节期间,场馆日均接待健身市民500人次,培训50余人次,项目涵盖游泳、网球、篮球、足球、马术、体适能等。海峡奥体中心商户还开展了“年货大街”充值享优惠等活动,通过消费返券、特价商品等方式吸引市民,日均客流量达1万多人。

“体育消费的回暖,与全民健身意识的提升息息相关,全民健身需求正‘水涨船高’。”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探索:

扩增量盘存量

构建15分钟健身圈

体育消费火爆,健身需求旺盛,“去哪儿健身”成了群众关注的话题。

上周三,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福州赛区赛事在马尾体育馆正式打响,吸引市民在家门口观看顶级赛事。

作为为首届全国青运会打造的市属比赛场馆,马尾体育馆按照可承接国内高水平单项赛事标准进行建设,在青运会后对外开放,现也成为全民健身的好去处。

场馆内设主体育馆、室内篮球训练馆、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室外泳池和全民健身广场,是集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型体育场馆。

去年,场馆对外开放313天(因疫情原因闭馆42天),免费开放16天,全年共接待各运动项目体验者约9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2015年,首届青运会在榕成功举办后,留下了包括马尾体育馆在内的众多场馆。赛后,这些高规格的场馆有序向公众开放,变身市民健身休闲的场所,让全市人民共享青运“红利”。

除了专业的体育场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修建的健身场地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在福州“冒出”。

上周六,家住福州高新区的市民张奕扬到家附近的篮球场,与朋友们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在不远处的五人足球场内,有家长正带着小朋友在玩足球。

过去,位于福永、福银两条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的这里,曾是垃圾堆积成山的灰色地带,既影响美观又危害桥梁安全。桥下空间经过整治利用后,摇身变为如今的“口袋公园”,供市民健身休闲。

除了身边的运动场所,在半山上绕行、在树冠中穿梭的福道,也成为众多市民的健身打卡点。福山郊野公园开放以来,平均每天有游客1万多人次,全年吸引50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

与此同时,智慧体育公园遍地开花,整合提升运动慢跑道、休闲骑行道、滨江亲水步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如今的福州,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已经全覆盖。

建议:

场所长效运作

需要有量有质

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体育场地供给服务,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要发挥专业场馆的专业优势,引入知名的顶级体育赛事,培育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省体育场馆协会有关人士认为,可同时打造体育场馆综合体,配套餐饮和体育消费,丰富场馆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

海峡奥体中心提供了一个范例。首届青运会后,作为主场馆的海峡奥体中心凭借在前期规划、后期运营上的独特模式,打破场馆赛后运营难题。通过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体育场馆设施,发挥场馆优势拓展文体活动,采用“以商养馆、以馆养馆”运营模式,打造体育商圈……场馆赛后首年即实现盈利,目前已成为市民参与健身、培训的重要场所。

推进体育公园建设,也成为近年来拓展健身空间的重要抓手。

福州市润楼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轶峰看来,健身场地在“量”上花开遍地的同时,智慧化的“质”上的提升也不容忽视。

以西河智慧体育公园为例,该公园由游泳场改造而成,配建了智能控制中心和一批智慧体育设施,成为集生态、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在高峰期,该公园人流量可达2000人次。

“公园品质提升后,市民健身体验感随之增强,加上配套的自动化立体停车场服务,以及各类全民健身主题活动、赛事举办,带动市民健身热潮。”李轶峰说。

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需要及早补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这已经成为共识。经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当前,一批批有质量、有人气的健身场所正陆续融入福州城市发展的大蓝图。(记者 严鑫)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二十五届新福州人歌手大赛激情开唱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