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市民在龙津河沿岸散步。记者 叶义斌 摄

市民在龙津河沿岸散步。记者 叶义斌 摄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福州是座山水之城,治水、护水,是一代又一代福州人的使命。近年来,福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综合施策,举全市之力打好新时代的碧水攻坚战。

走过了治水的“一千零一夜”,眼下,围绕6月底主干河道及支流基本完成收尾施工的目标,各水系沿线依旧热闹。龙津河从“老大难”河道,到如今的水清河畅,折射出福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水理念。

讲述人:

高湖村旗杆自然村村民 徐增平

清清的河水从家门前流过,两岸是迎着阳光的满眼绿意,还有早晚都很热闹的河畔公园,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

我是个“老福州”,一家五口住在旗杆自然村的自建房里。听祖辈说,福州的水以前是很清澈的,可离我家十来米远的龙津河,跟清澈根本不沾边。

1米多宽的河道其实就是个臭水沟。到了夏天更是苦,苍蝇蚊子乱飞,那味道就别提了,窗户也不敢开。都说住在水边有幸福感,我却没感觉到,搬家的念头动了好几次。

变化从村里来的一群陌生人开始。他们穿着工装、一口京腔,我一问才知道,龙津河要开始治理了。

和很多村民一样,我一开始也将信将疑,这河道“病”得多重啊,哪里这么容易治好。这些施工人员也好像被我猜中了,沿河看了一两个星期,就撤退了。

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他们又回来了,有清理垃圾的,有开挖河道的,还有大型机械帮忙。这些每天忙碌的小伙子们晒得黝黑,他们的辛苦,换来了龙津河的大变化。现在,我家门口就是清澈的河道,还有新铺的透水步道,能直接走到河边的小公园,真正是“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幸福感满满!

讲述人:

北京市政集团二公司福州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施工负责人 马志宁

从最初的黑臭难闻,到现在的水清河畅,我见证了龙津河新生的全过程,下个月,它就能完成收尾工作。想想整个治理过程,有艰难,但更多的是喜悦和满足。

龙津河是我到福州后治理的第一条河道,它的复杂状况是以前从没碰到过的。作为住建部、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龙津河也是我们水系包里最难治的一条河,河底淤泥很厚,还有很多排口。

任务接下了,就得把这个“难缠”的“病人”治好。为摸清排口,我和同事们不仅在河上走,还坐船找,查了20多天,第一遍就摸出了300多个排口。

清淤是个难题。我们出动了水下挖掘机、长臂钩机,还有绞吸船,配上3公里长的吸泥管,一点点把淤泥清出来,共清淤近5万立方米。通过清淤,又发现了近80个排口。

截污更是必须彻底解决大课题。按走向、排污情况,我们把河道“一分为六”,搭建起6套独立的污水收集运输网络,这样能更好地保证截污效果。

现在,龙津河两岸埋下了近9公里的截污管,还有截流井、一体化泵站和调蓄池护航,确保污水不入河。看着水清岸绿的河道,我的心里特满足,觉得辛苦都值了。

讲述人: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朱宸熠

水和福州的缘分很深,107条主干河道、49条支流,水网密布。龙津河的脱胎换骨,就是这场治水攻坚战的成果之一。和它一样,经过坚持不懈的全域治理,一条条河道变清了、变畅了,也变美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我们的水系治理,也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和初心。

福州河道“欠账”不少,按“走路走三天,看图看三天”的新要求,我们走河走了2个月,“行程”200多公里,梳理出800多个具体问题,还制定了3000多项具体措施,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调研最深入、措施最精准、目标最清晰的一次。

在具体施工环节,按治本目标,我们除了治黑臭,还有治内涝、治污染源、升级水系沿线环境等。在机制创新上,我们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统一管水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还有“政府+企业”的“双河长”制。

用“波澜壮阔”来形容福州治水,我觉得很贴切,也很真实。大家一起拼了3年多,下个月,这些主干河道和支流就有望完成扫尾。围绕长“制”久清目标,我们还会继续努力,用心做好全市关注、群众期待的民生实事。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逛市集、看晚会、品食用菌……“福农优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