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777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从明代“奖学田”到如今基金会 永泰汪氏重教奖学家风传承300年

从明代“奖学田”到如今基金会 永泰汪氏重教奖学家风传承300年

永泰大洋镇汪氏宗祠大厅,“博士”牌匾与古老的“文魁”牌匾相得益彰。

海峡网5月16日讯 (福州晚报记者 周甬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

13日上午10点,永泰大洋镇汪氏宗祠。

84岁的汪孝云特地翻看了一下墙壁上的日历,随即打开抽屉,认真清点里面的祝贺小座牌和自制的红底喜报。13年来,他一直保持这个习惯。

又一年高考将至,想到去年家族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录取突破历史新高,老人脸上难掩自豪。相比市面上制作精美的奖杯和证书,这一个个物件显得有些简陋,但汪孝云却将它们十分珍惜地捧在手心。

作为一种传承和发扬,永泰大洋镇汪氏300多年坚持重教奖学之风的故事,在老人的口中娓娓道来。

重教奖学写入汪氏祠规

地处大洋镇埔头村的汪氏宗祠占地约18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这里既是汪氏家族祭祀议事的场所,又是他们传承历史聚凝人心的载体。因为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汪氏宗祠在1999年被列为福州十邑名祠,2002年录入福建省文化厅主编的《八闽祠堂大全》,2005年入编《中国祠堂大全》。

据汪氏后人、大洋文化站站长汪家珍介绍,汪氏一族是在明代永乐年间,从安徽太湖迁徙于此。目前,汪氏均居住在大洋镇的埔头村、康乐村和溪乾村,约5300人。

在宗祠里,记者看到许多柱子上镌刻着大幅楹联,内容除了和睦邻里、与人为善外,更多的是教育儿孙成才报国和立志耕读。如“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江山如此多娇是炎黄子孙当报国,宇宙多少奥秘作中华儿女誓必成才”等等。在宗祠正厅的墙壁上,还贴着汪氏子女高考及考研录取的一览表。

“300多年来,我们汪氏一直坚持重教奖学,并把它写入汪氏祠规当中。受这一传统的影响,子孙们十分勤学上进,人才济济,这也是最让我们汪氏人引以为傲的地方。”汪家珍说,汪氏宗祠还打破轻视女性的旧俗,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汪氏女性,同样可以悬挂牌匾于祠堂大厅。1991年,汪丽萍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她的“博士”牌匾就悬挂于祠堂大厅里。

从明代“奖学田”到如今基金会 永泰汪氏重教奖学家风传承300年

宗祠内贴着每年汪氏子女高考及考研录取的一览表。

设立基金用于奖学

追溯汪氏的重教奖学传统,就要从明代的“奖学田”说起。

曾任汪氏宗祠理事会理事长的汪孝云说,自明朝天启年间开始,汪氏家族内设置了“奖学田”,专门给家中有学子的家庭耕作,收入不用上缴,用作子女学费。

“奖学田”的设置,在汪氏子孙内兴起久盛不衰的重教奖学之风。这一举措鼓励了不少家境贫寒的汪氏子孙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报国。汪孝云介绍说,近现代时期的汪氏后人,人才辈出。从民国起,有任县长、将军、团处级以上40多人。其中,还有英名刻于马江海战烈士碑的汪齐金、汪齐善两兄弟。

随着时代的变迁,“奖学田”的做法在上世纪50年代停止了。但是兴学重教的风气,在汪氏家族中仍一直流传不断。

2006年,在退休老教师汪其越的倡议下,汪氏众多长辈决定恢复奖学的优良传统,此举得到乡贤的大力支持,当年正月他们就募集了25万元资金,正式成立“龙门汪氏教育基金会”。这也成了永泰当地最早的民间教育基金会之一。

从明代“奖学田”到如今基金会 永泰汪氏重教奖学家风传承300年

宗祠立有英雄碑,每年考上大学的汪氏学子都要在此拜谒。

13年奖励学子345人

汪孝云说,每年8月中下旬,基金会就会组织报喜队,从祠堂出发,一路上锣鼓喧天为学子送上喜报、奖学金。奖学金按本一、本二、硕士的标准分别放发800元~2000元不等金额。发喜报的当天,宗祠还邀请家长陪同学子一起来祠堂拜祖感恩。学子拜谒“英烈碑”,恭听中法马江海战英烈汪齐金、汪齐善的事迹,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对于家庭困难的学子,基金会会给他们发困难补助金或给予无息贷款资助。

“2006年,只有10多名学子获得奖金。此后,每年获奖的学子都在增加,特别是去年,在增加了硕士研究生也能享受同等奖励后,人数增至目前历史最高的39人。”汪家珍说,13年来,教育基金会已给345位考取本科以上的学子送去喜报和奖学金,同时还给作出一定成绩的教师也发放了奖教金,总共累计100多万元。

由于汪氏教育基金这类民间基金会树立起的榜样,让越来越多的乡亲学习仿效。据永泰县教育部门统计,目前永泰已有7个教育基金会登记备案,还有5个正在筹备并即将成立。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乡约福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